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血管外科常见的多发疾病,目前我国下肢静脉曲张在人群中发病率平均大概在10%左右。下肢静脉曲张最主要的发病原理是大隐静脉汇入深静脉处的瓣膜发生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倒流,使得静脉压力增加,日积月累后引起下肢浅表静脉扩张、伸长、迂曲成团,一般表现为下肢承重、酸胀、乏力,病肢浅静脉凸起,严重者呈团块状。一般位置低的地方容易先发生静脉曲张,如小腿。下肢静脉曲张可以在发病数年,甚至十多年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是这并不代表静脉曲张没有危害。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无菌性炎症(静脉炎)、色素沉着、溃疡、淤积性皮炎、破裂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以前的观念,对于无症状的下肢静脉曲张或者老年病人可以先采用保守治疗,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基于手术创伤大、经济负担重、病人高龄有手术风险等因素考虑,出发点也是无可厚非。
然而,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是“早期手术治疗还是先保守治疗?”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开始逐步变化。越来越多的静脉曲张患者选择了早期微创手术治疗。

首先,药物和弹力袜作为静脉曲张保守治疗的主要手段,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而不能去除静脉曲张的病根。因此,药物只能作为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而弹力袜虽然是有效果的,但是需要终身穿戴,而且使用麻烦,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差。目前绝大部分起初穿戴弹力袜的患者最后还是选择了手术治疗。那么,既然还是需要手术,那么前面用于保守治疗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显得浪费了。
医学的发展也使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越来越偏向于微创。微创手术的采用,使过去需要住院两周的时间缩短到了无需住院,做完手术即可以走路甚至回家。

微创手术后可下地行走
下肢静脉曲张发展的其中一个后果是:由于深静脉的血液回流到了病变大隐静脉的开口处,又倒流到浅静脉系统,形成了无效循环,加重了深静脉的负担,久而久之,导致或加重了深静脉瓣膜病变的程度。而深静脉的病变严重程度是静脉曲张手术后复发几率的重要因素。
一旦病情发展到了静脉血栓性炎、水肿、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或者溃疡时,手术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手术不能消除皮肤的变黑状况,手术对于水肿的效果很差,手术对于淤积性皮炎的治疗效果不到80%,静脉炎也需要更长时间才会消退。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状况愈下。如果早期不接受微创手术而后期发生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时,往往因为无法耐受手术而无法治疗。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最好的选择还是在并发症出现之前,早期手术解决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腔内微波消融闭合术作为目前临床验证效果比较好的微创手术,也已经得到国际认可,目前正成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主流微创疗法。
下肢静脉腔内微波消融闭合术

下肢静脉腔内微波消融闭合术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将一根特制的微波消融导管或微波消融针经皮肤插入曲张的静脉血管腔内,发射的微波能量作用于血管壁全层,使得血管壁闭合锁闭,从而达到治愈静脉曲张的目的。下肢静脉腔内微波消融闭合术具有创伤极小、痛苦少、疗效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